接下来为大家讲解沥青混凝土面层各层模量,以及沥青混凝土面层各层模量计算涉及的相关信息,愿对你有所帮助。
1、二灰碎石 1300--1700 0.25 二灰土 600--900 0.35 石灰土 400-700 0.35 土基 100 0.4 说明:沥青材料随测试温度变化很大,给出的是20°时的模量,一般还需要测定15°模量,比前者大一些。
2、弹性模量是指材料在加载过程中弹性范围内的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是常数E=Δσ/Δε=σ/ε),材料进入塑性变形后卸载,卸载过程中应力应变变化的斜率是回弹模量(E‘=Δσ/Δε,也是常数),如果对于某种材料以上定义的两个模量不是常数,这2个概念就不适用了。
3、水泥和水的需要量大,修筑20cm厚,7m宽的水泥混凝土路面,每公里需要消耗水泥400~500吨和水约250吨。(2)接缝较多。(3)开放交通较迟 (4)养护修复困难。
4、高弹性智能沥青混凝土。这种新型材料通过改善路面弹性模量和抗老化性能,能够有效地提升道路的承压能力、耐久性和节能性。在一些城市的道路应用中,高弹性智能沥青混凝土已经成为提升道路品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耐久性沥青混凝土。
5、容重γ=0.2~0.4kN/m3的EPS的弹性模量Es在5~15MPa之间。广东省淡澳河大桥引道工程EPS填筑高度超过4m,使用的EPS容重为0.2kN/m3。为最大限度地减少工后沉降,铺筑完EPS材料层后,在其上填土2m进行预压。其中EPS材料层的压缩沉降平均为32mm,可以算得EPS的弹性模量为4MPa,且EPS材料仍处于弹性变形阶段。
6、织物的厚度较薄些,为0.4mm-0.7mm,模量则高些,为400MPa-1500Mpa,临界应力和应变相应为40MPa~140MPa和8%~15%。无纺织物夹层的主要作用与橡胶沥青应力吸附夹层相似。而织物由于模量稍高,可对加铺层起少量加筋作用。
1、《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的T070T070T070T0708。
2、《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E20)中的T070T070T070T0708。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视密度或毛体积密度测试标准温度为25℃±0.5℃。沥青面层的压实度一般使用蜡封法进行检验。蜡封法适用于测定吸水率大于2%的沥青混凝土或沥青碎石混合料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或毛体积密度。
3、路基、基层和底基层的压实度代表值(算术平均值的下置信界限)计算公式为:K = k - tα * (s / √n)。其中,k为检测点压实度的平均值;tα为t分布表中随测点和保证率(或置信度α)而变的系数;s为检测值的标准差;n为检测点数;Ko为压实度标准值。
4、《公路路基路面现场测试规程》给出其定义式为:K=ρt/ρo×100%式中K一—沥青面层某一测定部位的压实度,100%;ρt一一沥青混合料芯样试件的实际密度,g/cm3;ρo一—沥青混合料的标准密度,g/cm3。
5、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检测中,压实度是一个关键指标。测定压实度的首要步骤是获取路面芯样的密度,这可以通过表干法、水中重法或蜡封法等多种方法完成。在确定了路面芯样的密度之后,下一步是将这个数值与一种标准密度值进行比较。标准密度值可以是室内标准击实密度、最大理论密度或者试验段密度之一。
在铺设面层时,通常会在表面撒上热熔沥青作为粘层,增强各层之间的粘结力。最后,是4厘米厚的细粒式改性沥青混凝土面层,AC13-C标号,并且掺入了3‰的聚丙烯腈纤维,这种材料不仅提高了道路的耐磨性和抗裂性,还增强了其耐老化性能。
一般市政道路主行车道路面结构层分为:1。底基层 基层 下面层 中面层 上面层。底基层以下路床。主要承受从路面传递下来的、较大的荷载,因而要求它均匀、密实,达到规定的强度。基层和底基层的作用 承受荷载作用,传递荷载 上面层直接承受车轮和自然荷载。
一般城市道路的路面结构按层次可以分为面层,基层和垫层三层。面层:面层是直接同行车和大气接触的表面层次,它承受较大的行车荷载的垂直力,水平力和冲击力的作用。同时还受到降水的浸蚀和气温变化的影响。
沥青路面面层通常分为三层即下面层、中面层和上面层,各层之间通常是通过撒布一层粘层来使之更好结合,只是用量各有不同,下面层与中面层之间通常是撒布一层乳化沥青粘层一般0.3-0.7kg/M2,中面层与上面层撒布的改性沥青粘层用量在0.5-0.7kg/M2。
沥青路面结构组合的原则首先是要与交通量相适应,这意味着面层和基层的结构类型及其厚度应与预期的交通负荷相匹配。其次,层与层之间的连续性至关重要,必须确保它们之间的紧密和稳定,以维护结构的整体性和应力传递的连贯性。再次,层级的减少应遵循模量的递减原则,即从上至下,回弹模量应逐渐降低。
.透层的作用:为使沥青面层与非沥青材料基层结合良好,在基层上浇洒乳化沥青、煤沥青或液体沥青而形成的透入基层表面的薄层。2.符合下列情况,应浇洒透层沥青:(1)沥青路面的级配砂砾、级配碎石基层;(2)水泥、石灰、粉煤灰等无机结合料稳定土;(3)粒料的半刚性基层上必须浇洒透层沥青。
沥青贯入式路面具有多孔结构,为防止路表水侵入和增强路面的水稳定性,其面层最上层应撒布封层料或加铺沥青混合料层。沥青贯入式路面适用于二级及二级以下的公路,其厚度宜为4~8cm,乳化沥青贯入式路面厚度不宜超过5cm。
可以分层搭接,接缝处铺设玻纤格栅,接缝与接缝之间的距离最好在一米以上,旧沥青路面接缝必须切缝处理,洗刨掉一定宽度的旧路面层,洗刨宽度为20—30cm,再在新旧基层的接缝上铺设聚酯玻纤维布,起到防止裂缝传播,再铺设新的沥青面层即可。
关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各层模量和沥青混凝土面层各层模量计算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混凝土面层各层模量计算、沥青混凝土面层各层模量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上一篇
成品油最后会降价吗
下一篇
沥青混凝土的强度等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