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分享沥青混凝土站建设规范,其中也会对沥青搅拌站设计规范的内容是什么进行解释。
拌和站及工点、施工便道的修建要保证混凝土运输车等施工车辆在晴天和雨天都能顺畅通行。场地硬化按照四周低、中心高的原则进行,面层排水坡度不应小于5%,做到雨天场地不积水、不泥泞,晴天不扬尘。安装避雷设施。站内各功能区必须在明显位置设有防火设施。
临时建设需要以下手续: 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 临时施工许可证。 规划部门审核批准的文件。具体解释如下:临时用地规划许可证是临时使用土地的必要证件。在进行临时建设前,需向当地自然资源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相关材料,如建设项目批准文件、用地规划等。
法律分析:临时建筑手续办理分两种:第一种有临时建筑许可证第二不能取得临时许可证或有当地***部门出具的建造临时建筑的文件。
用地批准手续:已办理建筑工程用地批准手续。规划许可:在城市、镇规划区内的建筑工程,已取得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场地准备:施工场地已基本具备施工条件,涉及房屋征收的进度满足施工要求。施工企业确定:未按规定进行招标、公开招标、肢解发包或发包给无资质企业的,施工企业确定无效。
施工需要的手续如下:规划审批手续 项目立项批复文件。 土地使用权证或用地批准文件。 建设项目规划选址意见书。 规划设计条件通知书及规划红线图。施工许可手续 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 施工图纸设计文件审查合格书及批准文件。 施工合同及施工单位资质证明文件。
建设单位应当按***批准的开工项目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办理施工许可证手续。 申请施工许可证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设计图纸供应已落实; (二)征地 *** 手续已完成; (三)施工单位已确定; (四)资金、物资和为施工服务的市政公用设施等 已落实; (五)其他应当具备的条件已落实。
沥青混凝土拌和站应设置实验室,随时对沥青混凝土拌和料进行检验,保证混合料拌和均匀,无花白、成块现象出现,如果出现花白、成块现象应严禁出厂,这种原料很容易造成沥青混凝土路面的离析。
路面面层的施工包括下面层、中面层、抗滑层各层次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摊铺、碾压成型及施工纵向、横向接缝的处理等项内容。摊铺机多***用ABG41DMG等有自动调节及找平装置,有振动熨平板,宽度可以调节的大型设备。碾压机械***用双轮钢摊铺、碾压成型及施工纵向、横向接缝的处理等项内容。
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关键是人员、材料、设备的合理配置。在施工过程中要善于总结,克服不良人为因素,注重引进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施工当中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首先,沥青混合料生产和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控制是质量保障的关键。后场生产控制主要是确保生产成品——沥青混凝土满足施工要求。拌和楼场地的管理、原材料质量的把控、生产过程的规范操作,以及设备的定期维护,都是保证沥青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其次,施工过程中的温度控制不容忽视。
对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有效的动态管理,严格控制各种试验及检测。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只有加强管理,精心组织施工,才能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1、允许偏差为-5至+15mm。在铺筑水泥稳定碎石底基层之前必须对下承层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特别是在路床的验收上要增大检验频率按10m一个断面,每个断面4个点进行(即距中线0m、0m、0m、10m处)。
2、下面是中达咨询给大家带来关于沥青混凝土道路施工的质量控制,以供参考。沥青路面是用沥青材料作为结合料铺筑面层的路面的总称,具有强度高、行车平稳、无扬尘、无振动和噪声小等优点,适用于各种交通量的道路。
3、沥青混凝土路面在我国道路建设中使用非常广泛。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许多新技术、新材料都得到了实际应用,各种规范、标准比较齐全,但从实际施工来看,尚有许多值得探讨的问题。在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质量的控制和检查是保证质量最重要的一环。
4、针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关键环节,有关的技术指标及质量标准以及与此相关的施工管理、监理工作重点,根据自己的经验,工程质量的要求,作了探讨和归纳,希望对同行业人士有些参考价值。关键词:沥青 混凝土 路面 材料1前言沥青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国内高速公路面层普遍***用的结构形式,一般分为下面层、中面层、抗滑层。
5、沥青路面施工工序: 旧路面要清除尘土、松散颗粒及杂物,清扫干净,表面保持干燥。将路面上尖锐、突兀的部位予以铲平;对路面严重破损、破碎处,应铲除其破碎部位,并用沥青混凝土修补。对有严重裂缝或车辙的路面,则需铺填一层1~2cm的找平层。
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初压、复压、终压温度分别是135°C-175°C、130°C-140°C和不低于80°C。碾压温度的正常施工情况下为110-140°C,且不低于110°C,低温施工时为120-150°C,且不低于120°C。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65-80°C。
初压:110—140摄氏度之间。复压:在120—130摄氏度。终压:终压结束时的温度应该大于90摄氏度 沥青路面的压实环节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路面的初压、路面的复压以及路面的终压。首先,路面的初压。
沥青混凝土的压实温度通常在110℃左右。在终压结束时,温度应保持在90℃以上。正常施工条件下,碾压温度范围在110至140℃之间,且不低于110℃。低温施工时,碾压温度可在120至150℃之间,碾压终了温度不低于65℃至80℃。
这些不同类型的混合料适用于不同的工程需求,例如,粗粒混合料适用于需要高强度和抗压性能的道路建设,而细粒混合料则更适合于对平整度要求较高的场合。总的来说,正确选择和控制沥青混凝土的摊铺温度,可以有效提高路面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沥青混凝土摊铺温度需要根据所摊铺的沥青混凝土品种型号确定。一般常见的70号沥青混凝土为:正常施工:135℃,低温施工:160℃。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主要遵循的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这一规范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针对AC-13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规范中会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指南。
为适应公路建设发展的需要,使沥青路面满足使用要求,保证路面质量,提高工程耐久性,制定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九条道路、停车场和道路配套设施的规划、设计、建设,应当符合道路交通安全、畅通的要求,并根据交通需求及时调整。
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的制定旨在满足公路建设发展的需求,确保路面质量,并提升工程的耐久性。 设计规范的法律基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九条,该条款规定道路、停车场和相关交通设施的设计、建设和规划必须符合交通安全和畅通的要求,并且要根据交通需求的变化进行及时调整。
以《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进行评定,高速、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不小于0.7mm并且不大于1mm。按照《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中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小于0.55mm。
沥青路面构造深度的评定依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D50-2006》,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构造深度TD的要求是不小于0.7mm且不大于1mm。根据同一规范以及《沥青路面表层渗透再生修复技术指南》的规定,沥青路面的构造深度TD不应小于0.55mm。
您好,关于这个问题,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主要遵循的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这一规范对沥青路面的设计、材料选择、施工工艺、质量控制等方面都做了详细的规定。针对AC-13沥青混凝土的施工,规范中会有相应的技术要求和施工指南。
1、下面是中达咨询带来的关于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的主要内容介绍以供参考。原材料的控制 在首先对水泥标号应按照《水泥商品混凝土路面施工及验收规范》的规定来选用,尽可能用大厂生产的水泥,因为大厂质量保证体系比较健全,检验手段完善,因而生产的水泥质量好,性能稳定。
2、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控制主要是一系列施工质量的控制。既包括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又包括施工过程的质量控制。另外基层的施工质量也直接影响到面层的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合理的组织施工,铺筑出高质量、高水平的沥青混凝土路面,创造优良工程。
3、优良的沥青混凝土路面质量要受人员、材料、设备、技术工艺及施工水平、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只有对施工组织设计及每道工序严格的控制,才能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本人通过多年来从事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经验,对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谈谈个人见解。
4、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是确保高等级公路建设的关键,本文将详细阐述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环节。首先,沥青混凝土后场质量控制是关键。沥青混凝土后场主要包括沥青混合料生产场地,即拌和楼场地。
关于沥青混凝土站建设规范和沥青搅拌站设计规范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沥青搅拌站设计规范、沥青混凝土站建设规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搜索。
下一篇
成品油调和油是什么油